余友珍以前是武漢洪山區(qū)東湖村霍家灣的菜農(nóng),上世紀80年代,她和丈夫用起早貪黑賣菜的錢,在霍家灣蓋了一棟三層小樓,并將其中一些房間出租給打工者;到上世紀90年代,余友珍用積攢的錢又蓋新房又加層,幾年下來就擁有了3棟5層小樓;令她沒有想到的是,她在2008年趕上征地拆遷,并先后還建了21套房子。后來,她陸續(xù)賣掉了4套房子。
雖然坐擁千萬資產(chǎn),余友珍對勞動的情感沒有變。在過去14年中,余友珍負責約3000米馬路的保潔,每天要沿街清掃6個小時,擦洗8個垃圾箱,每天凌晨3點半就要到崗。她這樣辛苦勞作,一方面是不想讓自己閑下來,另一方面是想用實際行動給子女樹一個榜樣,“不能天天窩在屋里坐吃山空”。余友珍看到村里很多人拿到多套還建房后不做正事,沉湎于打牌賭博甚至吸毒,她于是和子女們有言在先:“你們要是不做事,我就把房子捐給國家”。
如果沒有對勞動的本真信仰,很難想象一個人暴富后還能心平氣和地做環(huán)衛(wèi)工。正是余友珍早年的艱苦經(jīng)歷,讓她能夠讓環(huán)衛(wèi)工和“千萬富婆”兩個看似矛盾的身份實現(xiàn)了“統(tǒng)一”。尤其值得稱道的是,余友珍的身體力行給子女樹立了榜樣,她的兩個孩子都沒有像別的暴發(fā)戶子弟那樣驕奢她的兒子在東湖風景區(qū)當司機,月薪2000多元;女兒也是上班族,月薪3000多元。一個菜農(nóng)出身的老婦人,既懂得勞動的價值,又能夠理性地看待財富,還懂得給子女傳承正確的人生觀,余友珍給眾多富人尤其是拆遷致富者上了生動一課。
編輯點評
錢腐蝕了一些人的心靈,但能怪錢嗎?在金錢之外,有更大的財富:“有意義”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