滾滾而來的黃河水在蘭州西北部繞了一個彎,形成一片沃土。大約五六百年前的明代時期,賈姓先民們遷徙至此,擇水豐地沃處而居,繁衍生息,久之形成有著300多戶上千人家的村子賈家堡。
然而,這個名不見經(jīng)傳的小村,在此次蘭州自來水苯超標事件中,因其常年處于四周化工廠的包圍中,稱之為“廠中村”,被外界所熟知。
“廠中村”的形成有著漫長的歷史軌跡。
早在上世紀50年代初,賈家堡村民無條件地響應國家號召,貢獻出耕地建設自來水廠、電廠和化工廠。這也是當時標準的基建模式,“一水二電三化工”,自來水廠、電廠和化工廠幾乎同時興建。村民說,彼時村莊的環(huán)境并未見明顯破壞。
到了上世紀80年代,隨著化工廠大型分解冶煉項目上馬,村民們時常能聞到空氣中刺鼻的氣息,院子里飄落厚厚的粉塵。最讓村民們提心吊膽的是,化工廠內(nèi)隨時都有可能發(fā)生的意外爆炸。據(jù)不完全統(tǒng)計,在過去近十年時間里,賈家堡緊鄰的化工廠曾發(fā)生過至少6起嚴重的安全事故。
而最驚心動魄的一起,莫過于發(fā)生在2010年1月7日的罐體爆炸。它直接導致6人遇難,20多人受傷,甚至在17公里外的市區(qū)都有明顯震感。而距爆炸中心只有500米遠的賈家堡,則首當其沖。大部分村民房屋頂棚開裂、窗戶玻璃破碎,其中一名女村民被震裂的門框砸傷,至今仍在住院。
諷刺的是,在距離賈家堡一兩百米遠的蘭州石化乙烯廠灌區(qū)門口,張貼著風險告知牌寫到,“周邊居民不要在灌區(qū)圍墻邊修建房屋,球罐如發(fā)生爆炸,沖擊力特別大,將有可能摧毀房屋,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(chǎn)損失。”
多年來,賈家堡村民試圖改變這提心吊膽的日子,屢次申請搬遷,但均未能成行。2010年爆炸后,村民打出“我們要生存”的橫幅。
就在苯超標事故發(fā)生十天前,有村民還去市政府上訪,要求搬遷。據(jù)媒體報道,蘭州市政府讓村民找西固區(qū)政府,而西固區(qū)政府的答復則是沒有錢搬遷。
政府冷淡的處理態(tài)度,讓村民心寒。
若不是被污染的自流溝穿村而過,村民賈玉國(化名)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,向上級反映搬遷多年未果,苯超標事件竟讓他們“因污得?!保蔀樘与x此地的“契機”。他也是馬上搬遷的94戶村民之一。
對此次搬遷,當?shù)卣憩F(xiàn)出前所未有的積極,與村民請求搬遷時的態(tài)度迥異。4名縣級干部帶隊的20個工作組進村,對村民做思想工作,區(qū)政府甚至立馬準備了99套住房,限期3天內(nèi)搬完。
而在拆遷范圍外的200余戶村民,則艷羨不已。
似乎沒有人再留戀祖先開墾下的家園。就像當年尋找水豐地沃的先民們一樣,一名拆遷范圍外的村民說,他們也希望搬遷,搬到一個沒有污染的地方。
□王瑞鋒(新京報記者,4月13日至15日發(fā)表蘭州水污染系列稿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