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 觀察家
對青少年暴力事件,社會不能停留于泛泛的感慨和情緒的宣泄,應該有更多深入調(diào)查,搞清每一個悲劇背后的社會肌理,找到更有針對性的“療法”。
北京奶西村少年暴力事件帶來的震痛尚未完全平息,河北張家口蔚縣柏樹鄉(xiāng)8歲男孩被11名同學圍毆致死的新聞,再度刺痛人們的神經(jīng)。
大多青少年暴力事件,都遵循著“弱者抽刀向更弱者”的規(guī)律,所不同的只是暴力事件中的殘忍度與結局的悲劇性。張家口的這一次,是一個8歲的孩子,6歲時被母親拋棄后被接回村里,跟著75歲的老人一同生活,父親出門打工,他本已悲慘的身世在這個夏天以更悲慘的方式戛然而止——活生生被11個“閑著無事專門打人玩”的孩子圍毆致死。
悲劇之后,憤怒、震驚、反思,輿論的反映似曾相識,得出的結論也大抵是農(nóng)村青壯年流失后的無序化,但不得不說,這結論是含糊且大而化之的,無法解釋一群少年,何以竟殘忍無知到視他人的生命如草芥。對于此類事件,事后的調(diào)查和剖析,往往是不夠的。我們必須要查清每一起少年暴力事件的“特征”,才能找到更有針對性的“療法”。
和此前多起青少年暴力事件一樣,這十多名孩子施暴的原因無非是一些瑣屑小事,解決之道卻是“暴力至上”。對文明規(guī)則的尊崇,對生命教育的敬畏,似乎從來不存在于這些施暴的孩子心中。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,缺位的是家庭教育,還是學校教育?
新聞中提到,帶頭打人的男生,其實早前也“欺負”過那位8歲的孩子。但雙方的家長,都沒太當一回事。在農(nóng)村,“有飯吃有學上”幾乎就是監(jiān)護人的全部監(jiān)護內(nèi)容,有時候,孩子們之間的打鬧,乃至受了欺負,監(jiān)護人也會覺得這只是“孩子們之間的事情”,是稀松平常的事。殊不知成人眼中這種習以為常的事情,正在縱容孩子心中滋生暴力的種子。
那么學校呢?在接受采訪時,老師提到的都是這些孩子成績怎樣,愛不愛寫作業(yè),這可能也是多數(shù)農(nóng)村學校教育所關注的重點。這些學校很少向孩子們灌輸太多的生命教育,成人本身就缺乏這方面的意識,遑論再對孩子進行“特殊教育”?各種客觀、主觀的眾多因素造成了農(nóng)村畸形化,在這種環(huán)境里成長的孩子,自然也難以“健康成長”。施暴時的冷血,被欺凌后的麻木,成了他們普遍遵守的“社會規(guī)則”。
“事前保護缺位”之外,也有一些法律專家指出,應降低刑事歸責年齡,避免“事后懲戒失靈”。依照目前的法律,無論青少年暴力事件有多殘忍,不滿14周歲就不必承擔刑事責任。如果法律的懲戒能增強震懾力,那些孩子對別人生命的敬畏會不會多一些?這的確也值得思考。
冷血少年的暴力故事中似乎從來不缺主角,暴力的殘忍度也一再升級。對這類事件,社會不能停留于泛泛的感慨和情緒的宣泄,應該有更多深入調(diào)查,搞清每一個悲劇背后的社會肌理,并及早采取治愈的行動。
□陳方(媒體人)